日前,数字华夏CEO沈健走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带来一场关于《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发展与实践》的分享。这位曾经年营收过百亿的IT从业者,如今正带领一家成立仅一年多的创业公司,在人形机器人赛道“摸着石头过河”。
有温度的科创
数字华夏于2024年3月成立,仅过5个月便发布了首款产品。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收到超过4亿元的订单。"我们是小公司,但创业公司就像小孩子一样,有无限可能性,"沈健说。
在“人形机器人”从概念验证到科创成果转化、竞速日趋白热化的当下,公司团队提出了一个独特的理念——"有温度的人形交互机器人"。这一理念源于沈健对人性化管理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通才是最有价值的。"沈健说,"机器人就像人,因此要有温度。"
公司的旗舰机器人产品——"夏澜",其面部表情系统经过特殊膜层处理,体现拟人的毛细血管和肤理,目前配备29个精密电机,能够模拟人类面部细节表情。
2024年11月19日,在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现场,一幕温馨画面被永久定格:86岁的"网红奶奶"胡晖拥住“夏澜”。"夏澜什么时候能够来到我的家里?我能等到那一天吗?"在人来人往的展会现场,胡奶奶热切询问工作人员。
抓住几十年难得一遇的机会
在核心技术方面,数字华夏率先在国内实现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SOC集成化设计。"通过模块化设计,我们大幅减少了连接点,提高了稳定性,降低了故障率,同时实现了更好的散热效果和平衡控制,"沈健解释。
3月18日,数字华夏在南京建立了基于真实交互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及应用中心。"要让机器人学会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从桌上拿起水杯,就需要约6000条有效数据,"沈健说,"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后,将形成技能包,可以让所有机器人统一学习。未来,就像下载表情包、app一样,用户可以为机器人在线升级各种能力。"
沈健对机器人产业持有乐观态度:"这是几十年难得一遇的机会,这个行业一定能够创造无数的价值,诞生无数优秀的团队。"在他看来,错过机器人产业,就像20年前错过互联网,10年前错过移动互联网一样令人遗憾。
目前,公司旗下的机器人产品已进入头部银行营业网点、通信运营商营业厅等场景。
正如人类在月球上的迈出的“First Step”,正在牙牙学语的机器人总有长大“成人”的一天,我们期待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中竞速驰骋。
在知名动画电影《机器人之梦》中,人形机器人伴侣解了独居小狗的孤独。在文学作品《克拉拉与太阳》中,AF克拉拉(Artificial Friend)陪伴病弱女孩的成长。这些科幻作品勾勒的人机共情图景,或许预示这项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和人文意义。
部分图片来源: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